元至正二十六年,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,同年三月,改集庆路为应天府,“应天”之名意指“上应天意”明朝洪武元年,定为明朝京师!经过二十余年的励精图治,京城可谓焕然一新,百姓的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,不能说人人都能吃饱饭,至少比前朝要强上百倍教坊司作为官营青楼来往客人络绎不绝,同时也带动了周围的商业,吃的喝的自然少不了朱英带着老朱和蓝玉来到一处露天小摊,模样有些像后世的大排档,摊主......

点击阅读全文

重生家奴,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?

看过很多军事历史,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《重生家奴,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?》,这是“借箭十万”写的,人物李婉儿朱英身上充满魅力,叫人喜欢,小说精彩内容概括:元至正二十六年,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,同年三月,改集庆路为应天府,“应天”之名意指“上应天意”明朝洪武元年,定为明朝京师!经过二十余年的励精图治,京城可谓焕然一新,百姓的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,不能说人人都能吃饱饭,至少比前朝要强上百倍教坊司作为官营青楼来往客人络绎不绝,同时也带动了周围的商业,吃的喝的自然少不了朱英带着老朱和蓝玉来到一处露天小摊,模样有些像后世的大排档,摊主......

阅读精彩章节


朱元璋频繁出宫,当然瞒不过宫人,更瞒不过东宫太子府的人!

朱标曾问过朱元璋为何多次出宫,却换来朱元璋一顿臭骂!

无奈的太子爷只能找上毛骧,因为老爷子每次出宫都会带上他!

谁成想,无论朱标以官位金银拉拢,还是以恐吓威胁,毛骧硬是没敢吐漏半个字!

回宫后的朱标向太子妃吕氏大倒苦水,吕氏却安慰朱标不要担心,自己出马一定可以问到老爷子出宫的目的!

太子朱标的正室乃常遇春之女,常氏,而吕氏只是侧妃,后来常氏生下朱雄英,朱允熥后去世!

常氏去世后,吕氏才被扶正,封为太子妃,而朱允炆的生母正是吕氏!

深夜,吕氏带着亲儿子朱允炆来到御书房,朱允炆手上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,上面卧着两个荷包蛋和少许葱花,辣子!

“记住娘给你说的没,进去后一定要先关心皇爷爷身体,然后再问出宫去了哪里,做些什么?”

朱允炆点点头,说道:“孩儿记住了!”

吕氏看到儿子如此听话,懂事,心中十分欣慰,说道:“快去吧,别让面条凉了!”

朱允炆轻轻走进御书房,朱元璋正在批改奏折,见有人鬼鬼祟祟的走了进来,以为有人图谋不轨,慌忙抬头质问道:“谁?”

朱允炆端着面条,大步上前,连忙说道:“皇爷爷,是我!”

朱元璋放下御笔,说道:“是允炆啊,走路也不带声,咱还以为有人要害咱呢!”

朱允炆解释道:“孙儿怕惊扰了皇爷爷,所以不敢大声!”

“嗯!”朱元璋又问道:“这么晚了你还不睡觉,怎么到皇爷爷这了?”

朱允炆将面条端了过去,放在朱元璋面前,随后拱手说道:“母亲知道皇爷爷辛苦,亲自下厨下了一碗面条,又让孙儿为皇爷爷端来,聊表孝心!”

看到热腾腾的面条,顿时来了食欲,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,端起来闻了闻,赞叹道:“香!”

“你们娘俩有心了!”

随后吸了一大口,吃到一半直接站起来,蹲在椅子上,撸起袖子,继续狼吞虎咽了起来!

半碗热面下肚,朱元璋整个人舒服了许多,看到站在一旁的朱允炆,吃着面条问道:“允炆啊,天也不早了,明日还要读书,回去早点歇着吧!”

朱允炆听后,再次拱手,却支支吾吾,一时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!

“皇爷爷,孙儿……孙儿其实……其实……”

朱元璋最讨厌说话吞吞吐吐的人,但眼前人是他孙儿,也没有说什么,反而关心的问道:“允炆,你是不是有事要给皇爷爷说?”

“皇爷爷,孙儿没什么事,就是想问皇爷爷最近身体好不好?”

朱元璋有些惊讶,随即笑了笑,说道:“允炆长大了,知道关心皇爷爷身体了,皇爷爷一顿饭能吃两张大饼,身体好的很!”

“那皇爷爷睡觉如何?”

“年纪大了,睡的少了,就那样了!”

“皇爷爷要多保重龙体!”

朱元璋很敏锐的察觉到这孩子今天不对劲,于是放下手中的碗筷,依旧蹲在凳子上问道:“允炆,你今天怎么了,到底有没有事,没事就回去早点歇着吧,皇爷爷还有许多奏折没看呢?”

朱允炆见朱元璋有些生气,连忙跪在地上说道:“孙儿其实想问皇爷爷这几日出宫去了哪里?”

“呵!”朱元璋笑了,大半夜的又是送面条,又是嘘寒问暖,合着都是做样子,搞了半天就是为了这事啊!

小说《重生家奴,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?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

点击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