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宙光山河”的《官场之青云志》小说内容丰富。精彩章节节选:重生2002年,为救小女孩被车撞,遗憾错过公务员面试,势利女友要分手,梁江涛意外发现小女孩的爷爷好像不一般........机缘巧合下,他触底反弹、涅槃重生,成为汉东省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。且看他如何凭借领先二十年的视野经验,用一颗为民赤心,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!更多精彩,敬请期待官场之青云志。...

点击阅读全文

官场之青云志

最具潜力佳作《官场之青云志》,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!主人公的名字为梁江涛蒋梦雪,也是实力作者“宙光山河”精心编写完成的,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:江西三月春寒,山高林深,群峰连绵,正是映山红灿烂如火的季节,红艳艳的,像燃烧的鲜血一样。南门嶂,似一道高高的天门,一道生死屏障。南门嶂是红军突围的必经之路。刘钧所在的狙击点是一块凸出的山顶,他用军用工兵铲挖了一个狙击坑,这个狙击坑位于南门嶂的北边,距离对面的白匪军主战场500米,距离红军突围的直线距...

热门章节免费阅读

2、穿越的第一次战斗

1934年10月,红军主力长征之后,为了牵制国民党的追兵,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留下一部分部队继续战斗。当时留在苏区部队有红xx师的4个团,还有江西省军区、赣南军区4个独立团等,总共24个团1.6万人。如果从编制和人数来看,留守红军还是颇有实力的,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,这1.6万人分三个部分:一是红军伤病员,因为伤病,无法跟随中央红军长征。二是新兵,基本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,也没有作战经历和经验,而且武器严重不足;三是数量有限的老兵,基本都作为领导的警卫部队。

根据史料,以伤员、新兵组成的力量去牵制敌军,掩护红军部队的转移。同时,还要在与20万向苏区进行“围剿”的国民党精锐部队战斗中存活下来,难度之高,险情之危是不言而喻的。

1935年初,留守红军的状况已经非常糟糕,与中央的联系中断;留守红军的地盘被压缩到瑞金、会昌,于都、宁都等四个县交界处一个南北长100里, 东西宽60里的狭小地带,被12个师的国民党军合围。

刘钧审视这段很少在史料出现的历史,作为后世的穿越者,一直被这个时代工农红军战士浴血奋战、不畏牺牲的事迹感动着,如今有机会来到这个时代,他知道虽然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扭转历史的走向,但凭着自己占有强大的先知能力和优异的武器装备,可以为前辈们的革命事业出一份力!

史料记载:3月10号在南门嶂发生了一场血腥的战斗。

今天是8号,刘钧决定,穿越的第一次战斗就选择这里。

他利用高空电子照相机对南门嶂一带进行扫描,选择最合适的阻击地点,强大的电脑针对战场敌我双方的态势,通过每秒几十亿次的运算,选出A、B、C三个最佳阻击点。

电脑也给出这次战斗需要准备的武器:

国产最新型的QJY-201型7.62毫米轻机枪。这是我国第一款可迅速更换枪管的轻机枪,10条100发弹链,散装子弹2000发;

国产W86型120毫米迫击炮,炮弹3发;

刘钧还给自己选择了一支短突击步枪,3个75发弹鼓。

8号晚上11.45分,红星号降落在选定的地点,刘钧以及所带的3个作战包一并放下。此时因为白匪军把红军围困住,为逼红军出来,白匪军放火烧山,烟雾弥漫,反而很好地掩护了红星号的降落。

江西三月春寒,山高林深,群峰连绵,正是映山红灿烂如火的季节,红艳艳的,像燃烧的鲜血一样。

南门嶂,似一道高高的天门,一道生死屏障。

南门嶂是红军突围的必经之路。

刘钧所在的狙击点是一块凸出的山顶,他用军用工兵铲挖了一个狙击坑,这个狙击坑位于南门嶂的北边,距离对面的白匪军主战场500米,距离红军突围的直线距离300米。刘钧取出轻机枪,将550毫米的长枪管换上去,装好消音器,架好枪,把10个帆布弹链盒放在一边备用;这款轻机枪口径7.62毫米,采用100发可散式弹链供弹,装上长枪管后,有效射程达800米,属于陆军中远距离支援火力。刘钧选的这个位置很刁钻,可攻或守,而且很难发现。

在距离狙击阵地1000米的一块大石头后面,刘钧把迫击炮阵地放在这,这个位置也叫反斜面,是敌军视线的死角。W86型迫击炮是我军于1986年设计定型小批量装备的团属火炮,经过改进后,使用激光精确制导的弹药系统,最低射程400米,最大射程7700米,使用火箭增程技术可达13公里,因为该炮全重超过200公斤,每枚炮弹13.8公斤。所以,刘钧只能用红星号上专用设备将该炮的炮架、炮身、座钣及炮弹卸下来吊装,15分钟后,他把迫击炮架好,做好了发射的准备。

9号凌晨3.40分,对面的山坡上有动静了,望远镜里,一队队白匪军打着火把翻过山嶂,在距离南门嶂主峰600米的地方开始构筑阵地,他们井然有序在挖战壕,建立机枪阵地,很快就构筑了6个机枪阵地,每个阵地前面围一圈沙袋,放一挺重机枪,共六挺重机枪;这应该是当时国军的一个重机枪连。其中机枪手、弹药手、警卫排大约130人;而携带轻机枪和冲锋枪、步枪的士兵也相继进入战壕,数了一下有15挺轻机枪,每一轻机枪组配备3个人;在距离主阵地100米的一块空地上,聚集着大约500名士兵。看来这个阻击阵地布置了一个团的白匪军,正等着红军部队的到来。

早上5点左右,天空泛着鱼肚白,太阳慢慢升起。对面的白匪军阵地也全部动了起来,他们有的在吃早饭,有的在走动;而距离刘钧阻击阵地1200米的一块空地上,已经架起一顶军用帐篷,士兵从帐篷里拉出电话线,连接到阵地上,这应该是一个指挥部。刘钧还发现了指挥部旁边的一个迫击炮阵地,上面有6门迫击炮,炮手和弹药手正在做发射前的工作;另外还有一个步兵集合点,初步数了一下,大约有300多人。刘钧还发现了在一处洼地的临时弹药堆放点,如果不是居高临下,还真发现不了用草绿色篷布覆盖着的弹药箱。

按照分析,指挥部是第一个要打掉的目标;然后是对红军威胁最大的迫击炮阵地,再就是敌军的集结地。今天将是最关键的一天,趁着敌军还没准备好,对其发起攻击是最正确的。于是,刘钧打开军用平板,接收2万米高空上的“红星号”传来的数据,首先锁定了距离迫击炮阵地1200米的指挥部。

上午9点钟,当一切准备好之后,刘钧发射了炮弹,只听到“嗖”的一声,第一枚120毫米炮弹带着特有的哨鸣声离开了炮筒,迅速飞向预定的目标,属于“发射后不管”的射击方式。来不及观察爆炸的效果,他迅速将第二枚;第三枚炮弹打了出去。

巨大的爆炸声响彻南门嶂上空,刘钧对炮击的效果一点也不担心,打完三枚炮弹后,他马上用一大块迷彩布盖住这门立了首功的迫击炮,然后迅速跑到狙击阵地。

望远镜里,白匪军阵地已经是一片混乱,士兵们不停地抢救伤员,不停地灭火。团部指挥所被一枚120毫米爆破弹准确击中,无一人幸免。迫击炮阵地的6门炮被击毁4门,堆在旁边的炮弹殉爆,炮兵大部死伤。步兵集合点正中一枚炮弹,破碎的弹片杀伤半径超过50米,可以覆盖半个足球场,超过300名士兵伤亡,整个集合点都是嚎叫声……

话说回来,3月9号早6点,红军某路总指挥李贺带领的第三大队(共5个连)的红军战士从上坪地区出发先行突围,与国民党的拦截部队展开血战,最终突围成功,突围部队安全渡过了安远河,然后到达南门嶂。

李贺看着身后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,心里十分沉重,5个连的红军战士,目前只剩下350人,而且个个带伤。为了保证突围部队的战斗力,部队把重火力全部配给了第三大队,其实所谓重火力也就两挺轻机枪和3支俗称“花机关”的冲锋枪,而且弹药所剩无几;最多一个冲锋就打光……从情报得知,前面的南门嶂,一个团的白匪军精锐部队已经设好阻击阵地,等待红军的到来。对于如何突破这形似火墙的防线,李贺是一点信心也没有。虽然后面还有第四大队跟进掩护,但他们同样疲惫不堪,而且还要掩护一批红军伤员,所以行军速度缓慢,身后追击的国民党军队越来越近,已经没有退路,唯有血拼了!

李贺让大家原地休息,整理装备,做好突围的最后准备。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了,枪不多,弹也缺;没枪的把梭镖、大刀再磨一磨。

李贺问旁边的战士:“小李,你还有多少发子弹?”

“只有5发了。”

“小王?”

“报告,只有3发。”

“小张,你的机枪还有多少发?”

“报告,只有一个弹匣20发了。”

李贺默不做声,就这些装备,加上350个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,而且都是几天没吃东西了,个个都饿着肚子,凭着毅力坚持到今天,明知前面是死路一条,但都没有怨言和叫苦,多好的战士!

李贺将他那支心爱的手枪又擦拭了一遍,准备将最后一个弹夹装上,想了一下,从弹夹中取出了一颗子弹……

到了上午9点,作好拼死一战的李贺正要发出冲锋的号令,突然头顶响起一个非常熟悉的声音,接着白匪军阻击阵地先后3声巨响,是重炮炮弹爆炸的声音,随后又是一阵剧烈的爆炸声。李贺以为是白匪军向他们开炮了,连忙让大家卧倒。但是,没见炮弹飞来,反而是白匪军阵地冒出浓浓的黑烟。

“怎么回事?”

李贺连忙跑到一个制高点,拿起望远镜,镜头里,只见敌军阵地浓烟滚滚,许多白匪军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跑乱叫,步枪、机枪声不断,但射击没有方向,很混乱!似乎是敌军阵地被人攻击。

李贺不敢轻易下结论,但总觉得有点不对劲,便四处张望,继续观察。因为敌军阵地离他们大概有800米的距离,望远镜看得不是很清楚。于是,李贺叫上一个班的战士跟着他继续往敌军阵地的方向隐蔽前行。由于此地树木和草丛多,加上白匪军现在混乱不堪,李贺他们一直到敌军阵地前100米的地方,敌军都没有发现。

敌军阵地还是乱糟糟的,指挥部被一锅端,团部军官和参加会议的6个正副营长全部被炸死,炮兵阵地及部队集结地分别中了一颗120毫米的杀伤榴弹,3发炮弹一下报销了500多人。

李贺一时没有头绪,很快地,他看到阵地上的敌军一个个莫名其妙地倒下,甚至被一枪爆头;特别6个重机枪阵地似乎被一个个点名似的,有的只是响了几下就死火了。

“奇了怪了”李贺自言自语起来。

勤务兵小牛“李主任,你看,敌军一个个倒下。”他指着敌军阵地,李贺也看出来了,现在敌军阵地枪声不断,一片混乱;倒下的肯定是中弹了,甚至头部炸开。

“李主任,从敌军中弹的方向,好像枪手是在我们右边头顶的山上……”

毕竟李贺他们经历过无数次战斗,九死一生,所以很快就发现了刘钧阻击阵地。

小说《官场之青云志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点击阅读全文